江西省以融合共進為路徑促進城鄉區域協同發展
來源:市場信息報 作者:朱淳兵 余振華 時間:2021-09-26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近日,江西省出臺《關于江西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崛起的實施意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支點,展現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江西作為。其中,南昌強化省會擔當,提升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能級,打造富有活力、創新力、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202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萬億元臺階
江西提出,打造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國內陸雙向高水平開放引領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樣板區、中部地區城鄉融合發展創新區、長江中游城市群戰略支撐區,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糧食和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踐創新高地、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創新高地、國際旅游休閑康養勝地。
到202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萬億元臺階、向4萬億元邁進,實現生態環境、營商環境、人居環境、社會治理、發展態勢和成效“五個全國一流”。到2035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新的更高臺階,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打造萬億級京九(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帶
江西提出,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構建江西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深入實施科技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十四五”期間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4%,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達到全國中上游水平,加快建設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大力推進“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實施鑄鏈強鏈引鏈補鏈工程和產業競爭力提升工程,加快打造世界級有色金屬產業基地和一批全國重要產業基地。重點依托南昌、吉安、贛州等地打造萬億級京九(江西)電子信息產業帶,打造鷹潭“世界銅都”、贛州“中國稀金谷”、南昌“航空城”、宜春“亞洲鋰都”、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等產業名片。
南昌建設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江西提出,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強化南昌、贛州、九江、上饒四大開放門戶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設多式聯運中心,鼓勵進出口貨物就近向物流樞紐集疏,推進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支持南昌、贛州創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依托昌北國際機場集聚臨空指向型產業,積極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支持南昌加快建設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打造贛州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積極申報創建江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建設南昌、贛州、九江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爭取設立吉安、景德鎮、上饒等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南昌、贛州、九江、井岡山等綜合保稅區。
增開南昌至周邊市縣公交班線和列車班次
江西提出,以融合共進為路徑,促進城鄉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能級,有序推進都市圈市域(郊)鐵路規劃和建設,推進實施南昌至周邊市縣的“斷頭路”暢通工程和“瓶頸路”拓寬工程,增開南昌至周邊市縣的公交班線和鐵路列車班次。強化九江、撫州支撐作用和贛江新區引擎作用,支持九江打造通江達海的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全面落實都市圈城市住房公積金貸款一體化合作,推動更多景區納入都市圈旅游“一卡通”。
加快南昌市青云譜區、九江市潯陽區、景德鎮市珠山區、萍鄉市安源區等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開展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在南昌、贛州、撫州等具備條件的城市率先打造一批完整居住社區。
南昌、贛州、上饒創建綠色出行城市
江西提出,以綠色低碳為導向,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以實施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為抓手,加強“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保護,全力推進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作,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建成長江岸線江西段綠色生態風光帶。加強鄱陽湖保護和治理,深入實施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行動計劃,持續推進退耕還湖還濕。持續提升贛江兩岸重要濕地修復、兩岸復綠和森林質量,依托贛江、撫河、信江等主要河流建設生態河流廊道和湖泊廊道。
構建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節能和電動汽車,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推動南昌、贛州、上饒創建綠色出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