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區域經濟
目標8.8% 江西工業如何保持較高增速?
來源:中國江西網 作者:黃繼妍 時間:2017-03-08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300億元,增長8.8%,比全省GDP增長8.5%的年度目標高出0.3個百分點。在經濟新常態下,我省工業如何應對不利因素,穩住高增速,增添新動能,實現8.8%的工業增速目標?

    抓增長,保持工業發展高增速

    “十一五”以來,我省工業平均貢獻了近一半的GDP、近四成的財政收入、三分之一的工資收入和就業崗位。經測算,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省GDP增速必須保持比全國快2個百分點左右,其中,工業必須保持較高的增速。

    “我省工業正處于結構優化、動能轉換、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省工信委黨組書記楊貴平說,近幾年,我省工業增速保持全國前列、中部領先,但發展不足的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主要依靠傳統產業的增長動力還沒有根本改變、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驅動的增長模式還沒有根本轉換,保持工業穩增長壓力仍然很大。

    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要達到8.8%的增速,相當于全國平均目標的1.47倍。因此,我省必須堅持工業強省不動搖,把穩增長擺在首要位置,打好政策措施組合拳,努力保持我省較長時期以來的較高速度增長態勢,加快壯大體量,為動力轉換、轉型升級積蓄力量、爭創空間、爭取時間,為全省經濟穩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振興實體經濟,各方面政策向實體經濟發力、聚力,為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增添了更多動力活力。今年,我省在強化工業運行調度的同時,將深化“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企業辦事環境,減輕稅費、物流、用能等企業成本費用負擔。同時,推廣“中小通”“財園信貸通”,抓好南昌、贛州國家產融合作試點,緩解一批融資難題;支持標準廠房建設,引導企業利用原有廠房改造和實施“零土地”技改,破解一批用地難題;支持有需求的企業“機器換人”,破解一批用工難題。

    抓創新,推動企業提質增效

    推動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根本出路在于創新。

    “晶科在幾輪光伏洗牌過程中,不僅沒有倒下,反而逆勢發展,快速成為全球第一。我們的體會就是創新!危機意識特別強的晶科人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總裁陳康平坦言,去年,晶科出貨量、營業收入、凈利潤、毛利率等指標排名行業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大晶硅電池組件制造商。今年,晶科將努力實現銷售收入增長30%以上。

    晶科多年堅持創新,建設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個國家級平臺。但是這樣的企業在全省屈指可數。目前,我省只有1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落后,中部最少。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補齊創新驅動短板,任重道遠。

    為推進創新升級,今年,我省將組織新一輪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力爭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0.7%,培育4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啟動建設2至3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施好20個左右重點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和5個左右重點骨干工程,力爭在我省特色優勢產業中突破一批新技術、新工藝,開發一批新產品,樹立一批新標桿。

    抓調整,不斷激活發展新動能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是加快我省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也是今后一段時間我省‘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優先選擇。”南昌臨空經濟區管委會負責人說,新經濟產業已經成為推動南昌臨空經濟區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去年,江鈴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為全國第七家、江西第一家獲得純電動乘用車資質路條的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洛客眾創平臺項目落戶贛江新區,正打造國內最大的互聯網眾創平臺……

    培育新動能是大勢所趨。今年,我省將加快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醫藥、LED、航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培育高端企業、項目和技術,打造產業“領跑方陣”“新興方陣”和“潛力方陣”。借助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發展大數據產業和物聯網產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同時,把工業設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先導,推動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設計業務。

    我省傳統產業占比高、分量重。在培育新動能的同時,絕不能放松對傳統動能的修復。今年,我省將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推進企業“入網上云”,用跨界融合、分享經濟等新思維全面改造提升傳統工業。重點實施企業技改“三千計劃”,全年推進1000家以上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實施1000個億元以上重大技改項目、完成2500億元以上技改投資,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穩中求進。今年,我省工業只有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之勢,穩住“位”,添新“力”,才能為富裕美麗幸福江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記者 黃繼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