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迪畬自然村,一個璀璨奪目的新農村
來源:市場信息報 作者:朱淳兵 余振華 時間:2021-10-17 

航拍中的迪畬自然村

錯落有致的新型別墅群,標準統一的建筑外立面,新穎別致的風雨亭廊,用舊磚瓦和老式物件構成的橋面欄桿,能俯瞰整個村落的景觀平臺,采用景觀式提升的公共空間……深秋時節,記者穿行在瑞昌市洪下鄉迪畬村迪畬自然村的村頭巷尾,使人強烈的感受到了這個璀璨奪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就與風采。

新穎大氣的別墅

迪畬自然村位于瑞昌市洪下鄉迪畬村,東面毗鄰沈家自然村,北面緊靠橫立山鄉的山腳,西面緊鄰大屋馮村,南面與洪下鄉人民政府相望。這里是一個依山傍水、地理環境非常優越的山區自然村落。該自然村現有213戶1000多人口,是瑞昌市四個最大的自然村莊之一。

新穎別致的別墅

據介紹,迪畬自然村全部是何姓,早在明朝永樂15年,即公元1417年,何氏宗元公自茶棚坂遷居于此。據瑞昌縣志記載,何杰為嘉慶年間武舉,并建有敦彝堂,這里也是北部戰區將領何紀抗將軍的祖宅,現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陪同記者采訪的迪畬村干部何芳芳笑著告訴記者。

何杰故里

從洪下鄉人民政府旁邊的一條水泥公路往北蜿蜒延伸,不到兩公里的路程,就是迪畬自然村。從村口下車,記者發現這個“遠看像林園、近看像公園、細看像樂園”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優美的生態環境、時尚的配套設施、傳統的村落格局,構成了迪畬自然村的自然和諧,富裕時尚和生態宜居等魅力特征。

風雨亭廊

“只要到了這里的人,就能體驗到迪畬自然村人守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執著情懷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創業精神。正是這種情懷和精神的堅守,彰顯了迪畬自然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的生態環保特色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傳統村落的格局風韻,使時尚元素與傳統風貌在這里得到了同步發展。”何芳芳對記者說。

用舊磚瓦構建的護欄

沿著沿河村道往前走,記者發現,用舊磚瓦和老式物件構成的橋面欄桿,盡顯古香古色;入口廣場上設置了一座新穎別致的風雨亭廊,突顯別具一格;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仿木欄桿,著實“以假亂真”;可以俯瞰整個村落半山腰上景觀平臺,顯得“目空一切”;兩溪交匯處用石磨構成的跌水景觀,真正漂亮大方……

跨河而建的金水橋

“說句實在話,在建設新農村之前,我心里也沒有底。看到村民們一雙雙信任目光,我才挑起了這副擔子。”作為迪畬自然村新村建設理事會理事長的何中輝告訴記者,“迪畬自然村雖然地理環境好,依山傍水,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居住場地面積狹小,造成房屋之間間距狹小,公共空間非常不足,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最大瓶頸!”

從窗戶上露出的是村民的笑臉

如何將有限的公共空間進行提升,在外創業多年、見多識廣的何中輝經過苦苦的一番思索,決定利用現有資源,首先對村口特色空間進行營造,對村旁溪流自身以及其周邊環境進行改造。他們在對公共空間進行景觀提升的同時,又依托溪流和山體特色,架起一座“金水橋”,跨河向山上開辟新的公共空間,順著一條用石材鋪設的石階路,一座可以俯瞰整個村落的景觀平臺在對面的半山腰建了起來。

用舊磚瓦構建的護欄

“原先,村莊入口平臺過于開闊,沒有休息停留的設施,現有的核心溪澗區缺乏景觀特色。我們依托環境整治的這個契機,對溪水邊的護欄進行更新和景觀化處理,清除雜草,鋪設草坪和汀步,在現有的平臺上增設亭廊,現有的矮墻上貼文化石。溪水和道路之間,進行硬化和綠化,以滿足車行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好的景觀效果。”何中輝對記者說。

用磨石構建的跌水石階

建設新農村,光靠國家的那點補貼是遠遠不夠的,沒有錢怎么辦?“要么不建,要建就要建好,沒錢,大家也可以湊一點。”在新農村建設之初,村民何祥畫首先捐款6萬元;緊接著,何祥文、何祥章兄弟合伙捐了10萬元,作為新村建設正副理事長的何中輝(大)、何中輝(小)也帶頭各捐4萬元;隨后,何中文、何平洲、何明星、何子文、何華中等一大批在外從事疏通行業的大佬也積極跟進,以萬元以上的數字捐款,不到兩天時間,村民捐款達130余萬元。

保證河床生態

“迪畬自然村,自2020年初啟動新農村建設,同年12月通過驗收,整個項目總投資420萬元。資金來源為5個省級新農村點150萬元,亮點增加30萬元,鄉政府支持資金20萬元,公廁項目4萬元,相關部門支持約20萬元,村民捐款130萬元。”作為新村建設理事成員和現場施工負責人的何華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休閑涼亭

“我們村莊有個特點,絕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分散在全國各地從事疏通行業,都頗有成就,也見多識廣。只要是為了村里的公益事業,大家非常團結,一個個都巴不得早日將家鄉建設好!”何中輝向記者介紹。

村民們正在施工

村中心廣場是整條河流的中心,也是最重要的節點,人流量大,需要有休息設施,于是,一座新穎別致的風雨亭廊——悠然亭建了起來;景點需要形成特色景觀,他們就用棄用的磚瓦和石材,建成自然景觀墻,既可以美化山腳,也可以廢物利用;碰到多角的空地,就因時制宜,設置健身場所,周邊用石磨做撥打鑲邊,除健身器材外,還可以設置休息坐凳;空地進行植物美化,現有空地進行綠化,草坪上點綴一些小灌木。

沿河別墅

迪畬自然村還有一個自然現象,由于村莊處于雙溪交匯處,豐水期時,滿河溪水,氣勢磅礴;一到枯水期,整條河流又顯得親水不足。于是,他們又想出了點子,在清理河道雜草的同時,增設跌水石階,進行適當蓄水,使得這里常年有水不斷流,四季潺潺流水。

沿河步道

與此同時,為了優化山體植物景觀。他們還特別打造了花溪景觀,由鵝卵石和石磨汀步組成的人行道。橋旁設置親水平臺,對現有的水渠進行清理,通過特制的瓦片滴水、石磨等設置,形成噴泉景觀。“道路寬了,村里亮了,環境美了,笑容多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豐富了!”現年72歲的何中典老人笑著告訴記者。

跨河涼亭

“由于迪畬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基本完成,已經成為全市新農村的亮點之一。這里森林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越。下一步,洪下鄉人民政府準備利用迪畬自然村獨特的自然資源,計劃在這里建設一個AAA級森林公園。到時候,周末來這里游玩的人就多了!”迪畬村黨支部書記何中秀自豪地告訴記者。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