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慶假期,江西贛州接待游客 876.8 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2 億元;
贛州今年上半年接待紅色旅游游客2350萬人次,實現紅色旅游收入220億元;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250家,實現營業收入113.04億元,同比增長18%;
……
一個個喜訊接踵而至,一串串數字令人鼓舞,折射出贛州文化產業多點發力、蓬勃強勁的良好勢頭。近年來,贛州深化文旅融合,聚力守正創新,加快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誠意滿滿的答卷。
A、重大項目引領產業發展
“你去不去?”“你去了嗎?”
這是2021年5月28日,贛州市民在微信上問候最多的一句話。這一天,全國首座紅色文化高科技主題公園——贛州方特東方欲曉正式開園。后來,這個問題從“去不去”變成了“什么時候去”“去過幾次了”。方特東方欲曉主題公園迅速新晉為市民打卡勝地,短短幾個月里,接待游客7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1億元。作為贛州市“十三五”時期重大文旅項目,贛州方特東方欲曉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贛州市文化產業風生水起、方興未艾的繁盛局面。
發展文化產業,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供給、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途徑。贛州立足頂層設計,高起點謀劃、高層次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一系列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繼釋放:出臺《關于加快文化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贛州市文化和旅游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構建完善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擘畫了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宏偉藍圖。
好政策催生好勢頭。東風乍起,攪動一池春水,文化企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生長。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250家,實現營業收入113.04億元,同比增長18%。基本形成文化創意、印刷包裝、廣播影視視聽設備制造、玩具制造為主力軍的文化產業結構。
大項目引領大發展。贛州全面實施文化產業重點項目行動計劃,策劃篩選了涵蓋主題公園、旅游演藝、創意文化、溫泉養生、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特色小鎮等多種文化旅游業態的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其中,2021年以來,全市億元以上文旅項目完成投資163億元。
贛南文化產業的版圖上,升騰著項目建設的滾滾熱潮。
在中心城區打造贛南特色文化一條街,推動江南宋城、陽明文化公園、市綜合文化藝術中心項目加快完成建設;高質量編制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保護規劃;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改擴建及景觀環境提升、瑞金市中央紅軍長征決策和出發展示園等6個列入國家規劃的重點項目;于都長征學院、瑞金干部學院擴建共8個項目列入市級重點調度項目,中央蘇區歷史博物館建成開館,中宣部命名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紀念雕塑在廣西桂林落成,會昌風景獨好園、瑞金“紅色故都”、興國官田兵工旅游景區等項目加快推進。
B、文旅融合引爆全域旅游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一則央視新聞迅速在贛州市民朋友圈刷屏:央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通過分析全國 68個城市203個商圈近6000萬條數據,尋找出了今年國慶假期的消費新寵。在全國商圈熱度增幅排名前20的城市中,贛州以71%的增幅位居第一。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市累計接待游客876.8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13.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2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9.2%。
與之相佐證的是一則抖音視頻:國慶期間從崇義上堡梯田返程的游客,用手機拍下等候上山的車隊長龍,一邊擺手一邊喊:“你們別來了,人太多了,排隊排了二十多里了……”
贛州旅游人氣爆棚的背后,是贛州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的宏偉圖景。贛州編制《贛州市發展全域旅游總體規劃》《贛州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贛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實施新時代贛南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打造紅色文化、客家文化、陽明文化超級IP;健全文化和旅游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機制,制定產業鏈“四圖五清單”,推動產業集聚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近年來,贛州成功舉辦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新增1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實現縣縣全覆蓋,贛州市、石城縣分別獲評2020年度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設區市和縣(市、區)。2020年贛州市實現旅游總人數13560.2萬人次,同比增長1.12%,實現旅游收入1413.9億元,同比增長0.38%。
2020年1月6日,瑞金市沙洲壩潔源村,”槍炮隆隆,硝煙彌漫“,80年前的烽火歲月逼真重現,如在眼前。江西省首家大型實戰實景演藝項目——“浴血瑞京”景區這一天隆重開業。現代生光電技術帶來真槍實彈效果,鮮活地再現了革命戰爭年代氣壯山河的恢宏場景。
映山紅層層飄落的土地,處處鐫刻著不朽的傳奇。贛州以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和打造全國著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富礦,努力把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把紅色旅游作為引爆全域旅游發展的“王牌”,著力打響“紅色故都”、“紅軍長征出發地”等品牌,推動贛州紅色旅游進入全國一流行列。
——編制《紅色旅游區專項規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紅色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
——舉辦紅色旅游博覽會暨中國紅色旅游推廣聯盟年會、長征沿線紅色旅游城市聯盟第二屆年會;
——聯合遵義、延安發起舉辦“紅軍長征論壇”;
——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2019贛州·遵義·延安長征文化旅游推介暨新聞發布會……
傳承是為了緬懷,發展是為了致敬。目前,贛州市已創建紅色旅游A級景區9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1處、4A級旅游景區5處,納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2處,打造了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1條和江西省紅色旅游精品線路3條。紅色文化旅游產品不斷推出。相繼開發“紅軍餐”“四星望月宴”“新長征宴”等紅色主題特色菜肴,“小紅軍”“雩嘟嘟”等紅色文創產品。舉辦紅色創意設計大賽,10月18日正式開播。
先輩的流血犧牲,是為了這片土地長久的福祉。在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紅軍烈士后代、曾經的貧困戶孫觀發堪稱一位“名人”。2019年5月20,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來到孫觀發家里,關切詢問他的生活生產狀況。借著這股東風,潭頭村組建起旅游公司,開發了紅色研學、富硒餐飲、鄉村民宿等旅游項目,帶動村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孫觀發整天樂呵呵:“我是旅游公司的股東,也是講解員。”
今年上半年,贛州市接待紅色旅游游客2350萬人次,實現紅色旅游收入22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4%和159%。
以紅色文化為引領,贛州各種文化品牌交相輝映、百花爭放的旅游產業格局正在形成。打響“客家搖籃”品牌,打造“世界圍屋之都”,儲備一批具有贛南特色的客家文化形象標識項目;以中心城區為突破口,做強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區,打響“江南宋城”品牌,高標準建設宋城歷史文化街區;打響崇義縣為龍頭的“陽明文化”品牌,形成“陽明文化+綠色生態”特色旅游產品……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