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位于都昌縣汪墩鄉陽港村后垅自然村的劉肩三教育紀念館暨美麗宜居后垅村項目舉行開工典禮。開工儀式由汪墩鄉副鄉長余華麗主持,原九江縣委書記、劉肩三嫡孫劉同顏,劉肩三的侄孫媳婦、現年89歲高齡的陳千嬌女士,后垅村眾多的鄉賢以及江西新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江西金尚建筑有限公司項目部部分員工參加了開工典禮。
劉肩三教育紀念館是都昌縣發展紅色旅游的一張名片,后垅村也是該縣準備精心打造的“都昌革命紅色第一村”。作為革命先驅劉肩三烈士的故鄉,后垅村有著極其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底蘊。早在土地革命時期,劉肩三歷任余干縣委書記、都昌縣委書記,紅十軍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長兼7旅政治委員、都湖鄱彭四縣指揮部總指揮等職,是都湖鄱彭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
1930年11月16日,劉肩三在彭澤縣黃板橋與國民黨軍激戰時不幸被捕,威武不屈,英勇就義,時年37歲。在他的影響下,其兄、侄都參加了革命,一家有劉肩三及兄劉賢揚、侄劉述堯、劉述舜、劉述禹5位烈士,3位縣委書記。
與此同時,同樣是受劉肩三的影響,后垅村男女老少均參加革命,“家家有烈士、戶戶有紅軍”。該村還保存了當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毀的劉肩三先烈故居遺址。解放后,當地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園,豎立了烈士紀念碑;近年來,這里更是成為“黨建課堂”、“黨史教育”、“肩三小學”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余華麗在講話中指出,后垅村是革命烈士劉肩三的故里,英烈們的壯舉,給大家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劉肩三教育紀念館暨美麗宜居后垅村項目是都昌縣第一批鄉村振興項目,項目建成后,必將成為都昌縣一張更加靚麗的紅色教育名片。
江西金尚建筑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一國在開工典禮上作了"保質保量,開拓創新,按期完工″的宣誓發言。
“后垅村是省立紅色名村,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自然生態,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后垅村的紅色精神,以飽滿的熱情投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中,精心設計,精細施工,創一流工程,在建設中以紅色元素作底,融入綠色和古色,全方位打造好后垅村,我們的愿景是:走進后垅村猶如走進了一座革命紅色大熔爐;走進后垅村猶如走進了綠色大氧吧;走進后垅村猶如走進了鄉村民俗館。”江西新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但實高興地表示。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