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教育局:落實“雙減”政策“推陳出新”提升服務質量
來源:市場信息報 作者:柯曉榮 時間:2021-11-16

瑞昌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改非事前告知會
瑞昌市教育局政務服務股是一個窗口股室,始終將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作為追求的目標,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質量的標尺,在工作中創新辦法舉措,轉變服務方式,優化辦事流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樹立了良好的政務形象。
落實“雙減”政策“嚴中有愛”。按照“雙減”政策有關要求,敢于承擔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把相關工作落實落細,嚴格學科類培訓機構審批業務的職能股室,嚴格執行關于義務教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政策要求,既要讓這些培訓機構能夠更好地、順利轉型,也讓家長和學生能夠更加理性、放心的選擇這些培訓機構。一是通過事前告知會,宣傳政策,明確方向;二是通過分類推進會,指導分流,細化流程;三是通過主動和市監局、民政局協調溝通,規范要求,做好銜接。全市38家學科類培訓機構在九江市率先完成轉型注銷任務,其中“營改非”9家,“學轉非”18家,注銷11家,壓減率達到76.3%,11月1日提前完成了辦學許可證的換發。
瑞昌市教育局綜合窗口
教師資格證認定“推陳出新”。為方便考生,避免疫情期間人員跨區域流動。政務服務股落實教師資格認定工作規程,推行便民服務新舉措,有序開展本年度教師資格認定現場確認工作。一是在外地工作的瑞昌籍人員現場確認實行家人“幫代辦”機制;二是實行承諾制,即“先上車后補票”容缺辦理;三是對現場無法提供材料原件的,將電子證照信息作為依據進行對比驗證;四是實行雙休日電話預約制。該舉措不但提高了現場確認效率,也極大提升了認定人員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中小學轉學業務“秒辦秒批”。水電費憑證、房產證、戶口本、營業執照……是往年家長辦理轉學業務的標配,其排隊早、排隊長、等候難,且提供紙質材料多,為解決辦理轉學業務的“老大難”,配合政務服務中心、數字經濟發展中心依托“贛服通”平臺開發“轉學辦理專區”,將學生家庭的戶籍、房產以及水電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學生家長在手機上直接通過“贛服通”瑞昌分廳申請,在后臺通過大數據調取相關證明材料,對于符合轉學條件的,直接在后臺實現“秒辦秒批”,真正實現了“掌上辦”“一次不跑”,辦事效率較以往提高了59.7%,進一步提升了辦事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市民送錦旗致謝
急難愁盼事情“上門攬件”。為踐行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針對立信廣場19家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已經到期,因出租方遲遲沒有兌現房屋整體驗收承諾,換證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培訓機構也束手無策。政務服務股的同志主動與立信集團聯系,上門對接,并爭取由市政府牽頭,召開了教育、住建、市監、消防等部門協調會,達成共識。11月5日,19家培訓機構中除3家自動注銷外,其余16家全部拿到新的辦學許可證,真正實現了“黑改白”,解決了培訓機構的一塊心病。為穩妥做好54所幼兒園的換證工作,主動作為,積極與住建、消防、市監等部門溝通,組建了3個聯合檢查組,對每一所幼兒園實地勘察,做到一園一案,壓縮整改時間,減少換證材料,優化審批流程,截至10月中旬,大部分幼兒園換發了新證,將原來需要45天的換證時限壓減到2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服務效能,解決了幼兒園換證難的煩惱。 柯曉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