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出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躍在群眾身邊的志愿者、精彩紛呈的實踐活動,瑞昌市南陽鄉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突出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打造“特色”陣地全覆蓋、接地氣
群眾在哪里、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該鄉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打造“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文明實踐點”鄉村組三級“陣地鏈”。
鄉級依托便民服務中心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含志愿者服務站、移風易俗辦公室、心理咨詢室、文體娛樂室等,村級整合農家書屋、道德講堂、黨員活動室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做到有機構、有標識、有場所、有制度、有計劃、有隊伍、有經費、有培訓、有活動、有成效,自然村組在田間地頭、示范農戶家、車間作坊等培育“一點一品”特色文明實踐點。同時,依托網絡媒體以及微信群、宗族群等,開展網上文明實踐。
全鄉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30個,聚焦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弘揚新風、文明健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綜合平臺,實現了“陣地建起來、理論學起來、群眾聚起來、工作提起來”的目標。
組建“志愿”隊伍廣動員、多層級
該鄉依托鄉村組三級干部、黨員群眾以及各類社會組織和行業資源,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務總隊—志愿服務分隊—志愿服務小分隊”三級志愿服務機制,形成“人民群眾需要、指揮中心吹哨、服務小隊報到”的文明實踐良性互動格局。
鄉級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隊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下設傳統教育服務隊、法治教育服務隊、科技教育服務隊、文明實踐宣講隊、黨員志愿服務隊等,村級組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分隊,支書擔任分隊長,自然村組確定了實踐點,每個實踐點明確了宣講員、志愿者。在鄉村志愿服務隊基礎上,通過招募,吸引一大批老黨員、老教師、老戰士、老模范加入傳統教育、法制教育、技術教育、關愛老弱病殘服務隊,真正把志愿者打造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的主體力量。
全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共成立各類志愿者服務隊38支,登記志愿者超200人,成為扎根群眾身邊的中堅力量,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開展“實踐”活動多樣式、常態化
該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圍繞理論宣講傳文明,教育服務樹文明,文化服務種文明,科普服務送文明,體育健身惠文明,通過百姓宣講、法律、文化、科技、教育、衛生下鄉等形式,實現鄉村組三級聯動、實踐所站點全覆蓋,形成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
今年以來,該鄉因地制宜的開展經常性、面對面、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圍繞傳統佳節,開展“迎新春送春聯”活動;引導群眾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開展“行走南陽,愛衛同行”“垃圾分類新時尚”主題活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組織開展無償獻血、免費體驗活動;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生活,開展“親情連線”服務;解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距離較遠的老人在家吃上熱乎飯,開展免費公益送餐活動;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堅定信心跟黨走,組織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及百年黨史宣講活動。同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定期組織志愿者原則下沉一線,傾聽最基層心聲,掌握最詳實情況,開展最暖心服務,主動送理論、送關心、送健康、送文化、送文明,累計實施幫扶實事項目近40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一年來,該鄉堅持把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心任務,分層分類開展各類實踐活動110余次,實現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日日有服務,讓文明實踐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的心坎里,推動全鄉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黃國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