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華的專利證書
凡是喜歡音樂的人,如果想到卡拉OK廳里唱歌,首先選擇的是這家卡拉OK廳的音響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要求?一組好的音響,直接影響著娛樂者唱歌的功效和心情。
在江西省瑞昌市,有這么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音響“發燒友”,幾十年如一日地癡迷著音響,特別對世界頂尖的音響情有獨鐘。他在享受音樂的同時,發現各類音響存在的不足,然后再來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設計、修正。經過他的不斷的設計和改進,音樂效果更加清晰、音質更清純,甚至比世界頂尖的音響效果還要好。
2月22日,王安華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種高保真移動音響》和《一種安有可調式電子分頻器的音響》兩項專利證書。
A、“物理狀元”成了音響“發燒友”
王安華在試調音響
1977年出生在瑞昌市洪一鄉麥良村大泉垅的王安華,從小就天資聰穎。剛上初中時,只要家里的電器出了問題,經他一搗鼓,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鄰居家的電器出了故障,舍不得花錢請專業人員維修,就請他來幫忙。他也非常樂意,很快就解決了問題。初中時期,他最喜歡的學科就是物理,每次物理考試,都是班里的“狀元”。在學校讀書期間,除了熱愛物理課外,就是比較喜歡聽歌和唱歌。
1994年,初中剛畢業的王安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繼續上高中,而是選擇進城學無線電。三年后,他在瑞昌城區租了一家門店,專門從事無線電維修。
然而,開門店不到半年,因為無線電生意不好做,就一個人南下廣東東莞,在一家電子廠上班。由于有過幾年的電線電工作經驗,他的操作能力極強,公司領導對他也非常認可。
然而,由于工廠上班的時間太長,每天都要工作12至16個小時不等,超負荷的工作,讓他身體感到吃不消。在廠里呆了大半年后,他又選擇回到瑞昌,繼續開自己的門店,從事無線電維修。
199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認識了一個姓何的老師。王安華之所以認識了這位何老師,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都是音響“發燒友”,都喜歡玩各種各樣的音響。
何老師現年七十多歲,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是瑞昌城區知名的音響“發燒友”。只要他走到街上,那家門店有音樂播放,他就能判定播放音樂的音響是什么品牌?哪種品牌的音響適合播放哪一類的歌曲?他都有一定的研究。
“一臺好的音響,對于音樂愛好者來說,真是天籟之音,有時如乳鶯歸巢,有時余音裊裊,有時響遏行云,有時高山流水……”只要有時間,何老師就向王安華傳授有關音響方面的知識,絕大多數是他自己幾十年積累出來的心得體會。
王安華在與何老師接觸的過程中,彼此感覺遇到了知音,兩人關系十分投緣。
B、創業到昆山因身體原因“功敗垂成”
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通知書
從1997年到2004年,王安華在瑞昌經營了7年的門店,此時正好趕上無線電修理市場最火爆的時候,也讓他的經濟有了起色。
2003年底,他突然發現同行業的許多朋友都改行去廣東、江蘇、浙江一帶開辦電子廠了,而且都發了不少財。于是,他又心動了,決定再次關了瑞昌的門店外出創業。
2004年,他決定到與上海比較近的江蘇省昆山市創業,開辦了一家與音響有關聯的電子廠。此時的電子行業非常紅火,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工廠的業務也非常好,每年的收益也不菲。
然而,生意越好越忙碌,有時一天休息不到三個小時。從小身體比較虛弱的王安華,雖然錢是賺到了,而身體卻被拖垮了。由于生意太好,身體又實在吃不消。咋辦?有時候,他就在寢室里用音響播放幾首音樂,調劑一下生活,緩解一下壓力。
到了2007年,身體實在吃不消了,王安華只好將廠轉讓給別人經營,自己又重新回到瑞昌繼續開家電維修門店。
回到瑞昌后,王安華又與何老師走在了一起。每天吃完晚飯后,他們就相約著在街上走路。這一走就是10多年,每天形影不離。他們每天在走路的同時,除了聊一些日常外,聊得最多的還是音響。
什么樣的音響效果清晰?什么樣的音響效果圓潤?什么樣的音響效果渾濁?什么樣的音響現場感好?什么樣的音響平衡感強……何老師都給王安華作了解說,王安華也從何老師身上得到了不少意外的收獲。
C、以門店為“實驗室”改造音響效果
王安華正在工作
作為一名無線電維修者,王安華的日常工作就是幫助別人修理各種各樣的無線電。電風扇、電冰箱、電視機、電飯鍋、空調、車載音響等一應家用電器,他都善于修理。
對于這樣一份工作,王安華從來不感覺到累,反而是一種生活享受。如果時間長了,人感覺有些疲勞,他就放幾首音樂,聽起來就輕松、愉快,頓時就沒有了疲勞感。
王安華一邊修著無線電,一邊享受著音響帶來的那份愜意和愉悅。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安華突然發現,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音響采用的都是功率分頻器,這種分頻器主要存在三大缺點:插入損耗太大;分頻點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改變;由于工作在功率放大器放大的強電流中導致分頻效率不理想。
功率分頻器的弊端難道就不能得到修正?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何老師以及其他幾位同行。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下,王安華決定以自己的門店作為“實驗室”,進行音響改造實驗。
為了解決功率分頻器的弊端,王安華歷經幾十年的研究和實驗,大致進行了以下幾個階段改造:功率分頻器——固定分頻·點電子分頻器一一半自動可調式電子分頻器一一全自動可調式電子分頻器一一遙控器調節電子分頻器一一語音智能控制電子分頻器。
王安華憑著10多年的操作經驗,不停地摸索。可是又沒有現成的資料可查,他只能靠反復試驗,失敗了再試驗。有時候晚上睡在床上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等不得天亮,然后進行實踐。
為了實驗,平時舍不得購買一件衣服的王安華,卻在實驗方面卻舍得投資。無數次試驗,無數次失敗,單銷毀各種電路板就“燒”了他幾十萬元。每次試驗失敗后,總會聽到師傅在后面鼓勵的聲音,使他從來沒有氣餒過。每逢此時,他就放幾首音樂,調節一下身體,放松一下心情后,又繼續自己的實踐。
光靠傳統的經驗還真不行,還得從書本上去找些靈感。王安華雖然文化不高,但他虛心學習,而且購買了大量有關音響方面的書籍。
2021年,是王安華收獲最大的一年。在成千上萬次試驗中,終于取得了突破。他對電路進行重新設計,電子分頻器,不要喇叭線,采用功放驅動喇叭的方式,實現喇叭、功放和分頻器“一體化”,而且無雜音,頻率分布均勻,整體的音色平滑,非常悅耳清純。這種改進后的音響,既可欣賞,又可以跳舞,適應室內外的播放。
為了證明自己的音響效果,他特意叫來多名圈內的音響“發燒友”試聽,大家一致表示:這種音響返璞歸真,讓音樂保留了音色,聽起來非常舒服。
D、兩項專利同步申請都取得成功
王安華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工作
試驗成功后,何師傅也替他高興。雖然自己研究了幾十年沒有出成果,但看到自己的朋友成功了,他也非常高興,并鼓勵他盡快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
在反復試驗都成功后,王安華又產生了新的想法。如果讓自己這種“音樂保留了音色”的音響在市場上推廣,相信市場前景廣闊。于是,他聽從了何老師的意見,決定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再說。
2021年9月25日和10月30日,王安華以《一種高保真移動音響》和《一種安有可調式電子分頻器的音響》分兩次進行申報,很快就得到了國家專利局有關人士的高度關注。不久,兩項專利很快就批復了下來。
“兩項國家專利證書下來后,我和家人都興奮不已,畢竟自己幾十年的心血沒有白費。”王安華高興地告訴記者。
在瑞昌市惠民小區的大院內,記者注意到,王安華的維修門店只有8個平米左右,但他每天在這個小空間里要工作10多個小時,也就成了他的工作室和“實驗室”,每天不時有人上門來找他維修各種家電。
在這間“實驗室”內,擺放著多臺造型不一的音響,有移動式的,也有固定式的,外觀設計奢華典雅,而且非常小巧,占用空間小。但音響播出的音色非常出眾,音響使用不同的材料,搭配不同器材,營造出高保真的視聽境界。
在王安華的“實驗室”里視聽一陣后,記者有種十分美妙的感受。播放民樂《十面埋伏》,效果是高亢激烈,絲絲入扣;播放現代音樂《貝加爾湖畔》,效果是悠揚動聽,寬闊通透。音樂一起,音質清純,驅動有力,層次豐富,閉上眼睛,旋律的海洋滲透進每個細胞中,令人有一種感動和興奮。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創造生活,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工作學習之余,聽歌就是好的放松;睡前一首輕柔的歌,睡得安穩香甜。我家有許多音響,也玩了幾十年的音響。我是無意間路過這里,聽到這里的音響效果非常好,就停下了腳步。”同意是音響“發燒友”的市民談榮楷告訴記者。
“我這款機型采用3.7伏鋰電池供電,和手機充電器兼容,戶外電量不足時也可使用充電寶。一個中低音8英寸喇叭,一個中高音3寸喇叭和一個高音號角喇叭組合成三個單元,分別由三塊高清功放板驅動,其中喇叭、功放板和電子分頻器組成一體化,省去了喇叭線,事實證明這種全新模塊化設計,大大提高了音質和節省了成本,性價比超高,完全達到了高保真效果!”王安華笑著告訴記者。
“現在專利已經拿下來了,條件也成熟了!下一步,我準備尋找合作商,只要有實力的合作伙伴愿意跟我合作,我相信我的音響市場前景肯定會十分廣闊!”王安華對自己的專利產品充滿了信心。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文/圖